-
答DD龍媽:正確的引導非常重要
繪畫離不開色彩與線條,對于孩子,色彩的認識是首先的,孩子在這個年齡應該逐漸從對色彩的感受階段進入到認識階段。很多孩子都喜歡混色,就象小龍一樣,但如果各種混合的結果都嘗試過多次以后,他的好奇心會慢慢地被一種“已知”替代,如他知道了紅色和綠色、藍色和黃色的相混結果,還知道再加上第三種顏色是什么結果時,他的混色就從游戲般的感受到了認識,逐漸地,這個認識會一遍遍地實施,就成了孩子自我的經驗。而這個過程中,我們要有耐心和方法,讓孩子通過自己的眼睛來感覺色彩就格外重要。
標簽:美術教育,類別:胡曉珮文集
-
技巧怎樣獲得
孩子從6歲,甚至有的在5歲,就逐漸開始有了強烈的構型欲望——想構造出事物的形狀,包括細節(jié)。他們會因為覺得自己畫得不“像”而說:我畫的不好。或干脆羞于去畫,也會因表現(xiàn)不出來或不“正確”而哭泣,在他小時候,卻很少有這樣的現(xiàn)象。我在研究和中外比較中發(fā)現(xiàn),實際每個孩子都有希望能再現(xiàn)客觀對象的愿望,但對結果的要求卻大大不同,中國孩子由于受外界和審美習慣的影響,評價結果的標準也就過于簡單和單一,并且更加重視結果,其中的一個原因是:我們在教育中嚴重地忽視了孩子們對事物形狀特征的理解和多維再現(xiàn)的過程。
標簽:美術教育,類別:胡曉珮文集
-
審美的失落
閱讀在我看來,對于孩子的藝術創(chuàng)造能力有非常重要的影響,而且應該是一種超躍平面閱讀的立體結構。
標簽:美術教育,類別:胡曉珮文集
-
你不能斷言靈靈沒有天分
從畫中看,靈靈的想象力的確受了某些外來情節(jié)的影響,但她的線條和色彩是有靈氣的,注意貓和狗面部輪廓的線條,特別是天空與地面的有力而肯定的線條。
標簽:美術教育,類別:胡曉珮文集
-
不要收藏起你的感覺
正規(guī)的教育或者是生活的現(xiàn)實已經使很多人沒有了激情、沒有了感覺,我認為真正不可救藥的只是一小部分,而大多數是被教育得誤以為自己沒有了感覺,其實它就深藏在某個角落,等待你讓它出來的某一刻。
標簽:不要收藏起你的感覺,類別:胡曉珮文集
-
畫冊和原作
美術館的展覽應該是包容萬象的,特別是近十年來,中國的當代藝術發(fā)展很快,各種觀念紛紛爆發(fā)出來,有許多優(yōu)秀的作品用獨特的形式和視角給人們帶來了對時代和人性的深度思考,但也有一些是在以低劣的獵奇和扭曲來嘩眾取寵,我們如果以藝術的多元化來寬容它,但絕對無法用健康與清澈的標準來肯定它,這時,請堅持你的懷疑:它不是件好東西。
標簽:畫冊和原作,類別:胡曉珮文集
-
讓孩子用自己的眼睛來感受色彩
打開我們的視野——讓孩子用自己的眼睛來感受色彩,而不是用耳朵和老師的嘴。
標簽:感受色彩,類別:胡曉珮文集
-
關于兒童美術基本問題的探討
婉兒媽和各位關心此問題的媽媽們,好!又因展覽的籌備,沒有時間回帖,關于雙年展兒童美術特展的情況,屆時,我會在藝術兒童網站上發(fā)布,還將組織重要活動。
標簽:兒童美術,類別:胡曉珮文集
-
兒童繪畫中的情感體驗
這是我們藝術體驗團中一個叫遠遠的小女孩的畫,就象她媽媽說的:“只喜歡畫她的小娃娃,扎著小辮,穿著短裙,和小動物們在戲耍?!焙驮S多小朋友一樣,這是個典型的還在自我世界中暢游的孩子,小娃娃是自我的一種圖示符號。看畫面右下角的埃及方尖碑,和其中的象形文字,還有左上角簡單的表達,說明她天真的自我已經在和外界作著情感的交流,畫中的線條和構圖都在釋放著無忌的情感和性格。
-
根深蒂固--兒童美術與文化傳承
在利益成為偶像的時代,外來思潮的傾瀉、多樣性文化生態(tài)區(qū)域的減少以及國人對本土文化的質疑、淡忘、民族心理的自卑自殘甚至民族精神的徹底失落,都在加速剝離中國民族文化的內核,充滿個性的中國文化正在遭遇物質與精神的雙重流失,恐怕到了只剩下方塊文字的最后屏障時,我們的文化被連根拔起就不是危言,何談先進與否?
標簽大雜燴
文章 孕婦 飲食營養(yǎng) 飲食 懷孕 早期教育 教育 胎兒 生長發(fā)育 游戲 親子互動 胎教 語言行為 營養(yǎng) 性格 多動癥 早期發(fā)育 家庭教育 寶寶 早期開發(fā) 健康 孩子 親子游戲 孕期 理財 嬰兒心理 幼兒園 父母 安全 智商 家庭 母乳喂養(yǎng) 兒童教育 育兒書籍 喂養(yǎng) 孤獨癥 運動 心理健康 幼兒教育 感知覺 智力開發(fā) 疾病 生育 幼兒 興趣 發(fā)育 接種 自我保護 護理 肢體行為 智力 睡眠 性愛 胎兒發(fā)育 交往 情緒 父子關系 性教育 個性 育兒 健康護理 兒童健康 玩具 腹瀉 親子教育 注意事項 分娩 優(yōu)生 感冒 疫苗 學習障礙 嬰兒發(fā)育 肌膚護理 胎教方法 妊娠 好奇心 習慣 母乳 性生活 發(fā)熱 母子關系